2019年初,央行全面降准为房地产的资金面带来了利好,但多个业内人士指出,整体来看,金融去杠杆、表外融资仍然收紧,房企融资渠道有限,而2019年的房地产销售也不再会大幅增长,融资压力仍大。 不过,在不同的房企之间,融资的“马太”效应出现,超大型央企、龙头房企更加受益。 1月23日,中海地产发行2019年第一期公司债,利率最低仅有3.47%;次日,中海又在香港拿下300亿港元的银团贷款,创新纪录。 房企融资窗口期 2018年末2019年初,房企融资迎来一个相对宽松的时期。 华泰证券报告认为,此次降准是2016年以来的首次全面降准,将为房地产行业带来供给和需求的改善。 2019年1月,房企扎堆发债融资引人注目,行业似乎又回到了好年景。 据中原地产统计,截至1月16日,房企融资数据延续去年年末趋势,总共融资已超40多起,额度已过千亿。其中大多数将被房企用于借新还旧。 如1月23日,中粮置业2019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总额23.6亿元,第二期7亿元,票面年利率分别为3.94%、4.10%;24日,上海世茂公告,拟发行20亿元公司债券,票面利率询价区间为4.3%-5.8%,期限至2021年。 去年公司债发行中止的富力也重新发债。1月21日,广州富力地产公告称,已完成发行2019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额13亿元,发行利率为5.28%。 对此,上海资深房地产评论员宋会雍预测,2019年房企融资会在规模上继续放大。“目前,房企融资的需求还是非常之大,会超过前两年的规模。这是因为,除了借新还旧压力之外,房企在今年发展的盘子也更大,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不过,宋会雍指出,从资金去向来讲,(货币宽松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有待进一步观察。 他指出,若之后2、3月份出现了企业拿地更加积极的情况,那就能够体现出资金流向房地产,但现在的形势仍旧保守,没有放开的苗头。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也认为,融资难以大幅放松,未来地产债风险仍难降低。今年地产行业迎来更为严峻的债务到期高峰期,再融资压力仍大,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政策会有一定放松,但难以大幅放松。比如债券发行审批上还可能会提速,但是想要像2015-2016年那样实现大规模净融资的可能性非常小。 同时,非标融资的难度在增大,影子银行监管趋严、非标萎缩的大趋势并未改变。 宋会雍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房企公司债并不一定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房地产行业并没有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当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强、项目价格卖得好、不需要外债来补血支持时,才会形成良好的效应。”宋会雍认为,在当前的行业形势下,房企的融资成本难以大幅下降。 融资分化加剧 过去的一个月,房企融资稍显宽松,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房企都能够顺利融资。分析近期房企融资的金额和利率,不难发现融资正在分化,马太效应显现。 1月24日晚间,中海地产宣布,与20家银行组成的银团签订300亿港元五年期定期贷款,创下公司融资金额记录。 此前一天,中海还宣布发行了2019年第一期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35亿元,两个品种的票面利率分别为3.47%和3.75%,利率水平之低令人艳羡。 国泰君安证券报告认为,像中海地产、万科、保利等信誉良好的地产龙头将在2019年有更好表现,从而获得更高的盈利能力,也就能够更多优惠的融资额度和融资成本。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龙头房企都有如此待遇。在2018年曾发行利率高达13.75%的美元票据的恒大,也在1月23日增发了3期合计30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分别为7%、6.25%和8.25%,并与此前票据合并。
更多资讯请关注淳安楼市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