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下半年开始,楼市降温,各种矛盾开始凸显。精装维权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代表。 但是,维权的背后,却是因为购房者对于开发商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情绪的累积,让很多的对话变得艰难。 对于房企来说,信任危机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信任危机一旦出现就会制约着房企的发展;对于中小企来说,信任的丧失,甚至可能威胁到它未来的生存。 2019开年烦恼比较多的,万科算得上一个。 作家张艳华因为其良渚文化村房子45处漏水问题引发的热议还未淡去,万科在杭州的另一个项目又被爆出了“纸板门”事件。虽然有专家称其“工艺成熟且被广泛使用”,依然难挡很多网友的质疑。 事实上,近期万科旗下多个楼盘爆发业主维权事件,原因普遍都与装修减配、工程质量问题有关。 在2018杭州房企销售业绩权益榜单上,万科以202亿元的权益业绩位居首位。这样一个“龙头老大”,却也成为了“维权大户”。 当然,这并不是万科一家的烦恼。 事实上,现在很多项目的业主都对自家开发商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基本都集中在限价背景下的产品质量,以及在补充协议等条款内容上的“陷阱”,如之前小西刚刚报导过的禹洲滨之江。 最近房企佳源身上,还有另一种质疑。 今天,港交所上市房企佳源国际控股暴跌70%。可以说,最近佳源的状态实在“不佳”,最主要的原因来源于前段时间披露的“宇宙级”增速而引发的争议。 1月初,有机构发布2018中国百强房企销售增幅排行榜中,佳源集团以1005.43%的销售增幅登上排行榜的霸主位置。该排行榜显示,佳源集团2017年的销售额为79.2亿,2018年销售额为875.5亿,一年内销售额上涨了10倍有余。 但正是这样一家逼近“千亿”目标的黑马房企,却尴尬地在另外几家机构的榜单上“落榜”了。宇宙级的增长速度和差异巨大的榜单表现,让佳源陷入全国舆论的质疑。 随后佳源集团在1月14日发布声明称,佳源集团与佳源国际主体完全不一致,实际情况是佳源集团2017年销售额为508.25亿,2018年销售额为875.5亿,实际增幅72.2%。 舆论漩涡下,受影响的不仅仅是股价,而是企业的品牌和自我形象。 2018的房企业绩榜单都已经出炉。在榜单上,很多开发商都表现抢眼。但是在业绩飞涨的同时,不少旗下项目的投诉数量也同样高涨。 前两年在房价上涨期,很多问题被掩盖。在疯狂的上涨过程中,开发商吃肉,购房者喝汤。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当高价地碰上限价,“降准减配”成为公开的秘密,而购房者的心态也发生了180度大转变。抢购的时候不在乎位置、配置,全款送上门,甚至连户型图、样板间都没看过;但市场变化之后,有一些“帐”却开始从头算了。 这场博弈中,不少业主眼中的开发商“误导欺瞒业主,漠视业主质疑和诉求”,而开发商眼中的部分业主则“不遵守契约精神,无理取闹”,双方都期待对话,但有时的结果却常常都难以让双方满意。 事实上,开发商和购房者的目标和方向应该都是一致的:都希望有一个好的项目,有一个好的产品。 但购房者对于开发商的信任危机,一方面来源于对核心质量问题的不信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更重要的源头在于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对等;也正因为这样,在买房的交易中,购房者往往处于“弱势”。可以说,这种情绪上的不信任,由来已久。 在多元化布局、产业转型的同时,地产依然占据着一些房企收入的大头。市场冷静期,开发商应该更加沉下心来关注品质和产品创新,也需要对运营模式和思维进行升级。毕竟,跨越信任之槛,品质才最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我们或许很难在短期内彻底改变天平两端的高低,但却可以努力让彼此的话语权更对等。 房地产市场进入下半场,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关注社会责任,将公益作为企业形象重要的加分项。但作为一家开发商,提供高品质的住区才是企业最基本的责任,尤其在越来越多企业选择高周转模式下,质量更是一条生命线。 作为企业,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却不能丢弃踏实的品质保障与持续的创新研发,因为那既是购房者信任感的基础,更是一家开发商的生命与灵魂。
更多资讯请关注淳安楼市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