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治癌药剂中有效率排列首位的珍稀药用真菌
淳安千岛湖畔发现“森林黄金”日前,从
淳安县微生物研究所传来好消息,我县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被誉为“森林黄金”的野生珍贵药材——桑黄。
桑黄,是一种多年生珍贵的药用真菌,由于大多生长在桑属植物上且子实体为黄褐色而得名,又称桑臣、桑耳、胡孙眼、桑黄菇。桑黄入药《本草纲目》、《药性论》等中药学专著上都有记载,其味微苦、性寒。在我国传统中医药中,主要用于治疗痢疾、盗汗、血崩、血淋、脐腹涩痛、脱肛泻血、带下、闭经等。最新研究表明,具有抗肿瘤、抗肝纤维化、增强免疫等功效,在日、韩等国主要用于治疗癌症,效果远优于灵芝、加里斯茸等,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治癌药剂中有效率排在第一位的珍稀药用真菌。
据了解,野生桑黄十分罕见,其学名业界一直存有争议。此前,在国内学术论著中,没有任何分类学研究及标本显示中国大陆有长在桑树上的桑黄真菌。2012年初,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植物学研究》(Botanical Studies),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吴声华博士发表的“珍贵药用菌桑黄物种正名”一文提出:真正的桑黄竟是以往未发表过的世界新种——Inonotus sanghuang。野外仅生长在桑属的树干上,目前呈稀有及濒危状态。吴声华的发现打破了在大陆境内没有长在桑树上的桑黄真菌的说法,验证了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桑黄医药传奇,也为桑黄真菌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据县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郑社会介绍,近现代,我国对桑黄菌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目前桑黄多为野生,但受环境及自身生长条件限制,数量极为稀少。我县是蚕桑大县,有多年栽种蚕桑的历史。微生物研究所在我县蚕桑主产区多有发现,而根据此次发现,桑黄多生长在20年树龄以上的桑树上。
记者在微生物研究所看到了该所采集的标本。桑黄长在一根粗的桑树上,桑树以及长桑黄处都有厚厚的苔藓,而桑黄像横着的耳朵似的紧贴在桑树上,上面是一圈圈的褐色,下面是亮黄色。郑社会说,这一圈圈的就代表桑黄的年龄,一圈就是一年。桑黄喜温,每年如果温湿适宜,春秋都会生长。
对发现野生桑黄子实体,我县微生物研究所已经及时进行了现场拍照,标本采集、制作等工作。目前,已通过分离、提纯等技术获得野生桑黄菌种。下一步,将进行桑黄野生菌株与引进菌株的品种比较试验、人工袋料栽培小试及中试。若试验效果理想,条件成熟,即可进行桑黄新品种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