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刺酒是淳安土特产之一,它以土酒麯、土野生原料、土手工技艺、药用价值高而久负盛名,经传不衰。尤其金刚刺酒具有祛风、活血、解毒等功效,尤为众多风湿性病人青睐,视作酒中之珍品。
据淳安县志载:“淳安金刚刺酒起源于清道光廿九年(1849年),商氏邵鸿潮在淳城开设‘邵恒源粹记’经营酿酒、榨油业。酿造的白酒有龙口、百一、双酿。”另据余征夫(原名余瑞德,汾口镇赤川口村人,系原抗战文工团战士、遂安师范老师)之妻戴敏志(抗战文工团战士)的回忆录记载:“我的一双膝患严重的关节炎,去医院看过几次也没什么效果。后来,还是一位老中医跟征夫说,喝金刚刺酒,能缓解关节的疼痛和酸胀。从此,滴酒不沾的我,每天都强迫自己喝下一两金刚刺……”由此可见证,淳安金刚刺白酒起源时间至少可追朔至抗战时期。
在淳安八都源一带还流传着一个与金刚刺酒有关的传说:相传,八都源山多地少,山民常年靠开山种粮为生,故尔这一带山民由于常年在密林深处劳作,好多人都落下了风湿病。山民徐一公也不例外,每到季节换季和天气变化 ,徐一公便觉关节酸麻,腰腿疼痛,遍寻名医不见好转。一日,徐一公在深山开山种粮,偶遇一老者,一番寒喧后,老者便邀请徐一公一同饮酒。酒坛一开,阵阵酒香便扑鼻而来。徐公忍不住先小酌一口,顿觉醇厚绵柔,清爽甘润。三盏过后,徐一公已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疲困全消,而且风湿疼痛消散。为此,徐一公就向老者讨教这美酒的酿制方法,原来这醇香四溢的美酒是金刚刺所酿。此后,徐一公回到村里就把老者传授的酿制金刚刺酒技艺传授给村民。
五百多年来淳安八都源的山民赴外地做活时,总不忘带上金刚刺酒,以防风湿病和腰腿疼痛, 金刚刺酒也由此流传下来。
1954年,在淳安、富阳一带部分农民因粮食短缺,曾挖金刚刺根茎充饥,并用金刚刺替代粮食酿酒。由此,酿制金刚刺酒成为淳安老百姓的一大传统习俗。1960年淳安粮食局在火炉尖办起了淳安金刚刺酒厂;1994年该酒厂迁至百亩畈;1990年企业转制后,该酒厂转让给王常老等二人;2008年汪国平、朱宏伟联合收购了淳安金刚刺酒厂并生产至今。风雨几十年,省市县多家媒体曾多次报道淳安金刚刺酒厂,其产品曾多次在省市县获奖。风雨几十年,酒厂现已初具规模,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2018年,淳风金刚刺酒制作技艺正式列入淳安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金刚刺又名黑刺菝葜、女刺、考刺、山羌,为百合科落叶攀援性灌木。株高达50~200厘米,根状茎横生,质坚硬,有少数分枝,具疏刺。花期6月,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果期8月。多生长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林下灌木丛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或山谷沟岸,根状茎富含淀粉,四季均可采挖,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酿酒。每百公斤可酿制40度白酒35~40公斤,还可制工业用酒精和入药。
我县地处浙江西部,有广阔的山林和水域,尤其是千岛湖的各大水源水质清亮,久贮不浑,清冽甘甜,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沿溪两岸还盛产野生辣草,金刚刺资源得天独厚,从而为金刚刺酒酿造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
淳安金刚刺白酒一是用邵氏祖传秘方制酒麯,其麯是以野生辣草为主要原料;二是用30年以上的老窖发酵;三是用传统的老式甑桶酿酒,并坚持传统的黄泥封窖。他们进库的酒要有57度,用大缸封存二年以上出库的酒古色古香,入口香甜,饮后余味无穷。
淳安金刚刺酒采用独特的原料、固态糖化发酵、开放式的生产、自然微生物接种制曲、传统甑桷蒸馏等一系例特色纯手工技艺和没备酿造而成,整个酿造过程分为采料、煮料、发酵,蒸馏、过滤五大部分。自清末以来,淳安农村就盛行酿制土烧酒的传统习俗。每逢金刚刺开挖季节,土法酿酒遍布全县,五六十年代十分盛行,解放前后淳安金刚刺酒都以农户酿造为主,由县粮食部门创办的淳安金刚刺厂几经风雨,有幸得以存续至今,不仅使工艺得以传承,而且还培育了一批金刚刺酒传统技艺人才。
今天,以淳风牌为代表的金刚刺白酒传统酿制技艺,是千百年来淳安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随着千岛湖旅游业的兴起,人们追寻返朴归真、原汁原味的感觉,而淳风金刚刺酒恰恰满足了游客需求,可以说,淳风金刚刺酒不仅具有市场潜力,而且可以打造成为特色旅游土特产之一。
更多资讯请关注淳安楼市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