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多报几个课外班,成了不少家长在焦虑情绪驱使下的无奈选择。按理说,随着近些年教育事业的进步,孩子们已经享受着越来越好的教育环境,为何家长们的焦虑始终没能减轻?焦虑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又是什么? 焦虑,是公众对教育有了更高期待 家长的焦虑,往往并不因孩子成绩的好坏而改变。赵敏的孩子在天津市一所民办中学念书,成绩稳定在年级前10。即便如此,赵敏仍给孩子报了两个辅导班。“孩子物理单科基础较差,光靠在学校上课很难追上,必须在外面‘开小灶’。学校又没办法进行特别有针对性的教学,我只能自己想办法。”赵敏说。 谈到为何热衷报班,赵敏认为:“每个孩子情况都不同,需求多样,尖子生家长想着给孩子再拓展知识或者培养兴趣,学习一般孩子的家长就得通过课外班给孩子提高成绩。像我的孩子,整体成绩在学校已经很优秀。但是未来和他竞争的是全市的学生,我在外给他报班,是让他看到更优秀的人,不能停留在自己现有的水平。” 如今的家长,对教育有了更高的期待与要求,而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对此显然力不从心。有专家指出,家长焦虑的深层次原因,仍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随着“就近入学”制度的越来越严格,以及推优、特长等比例的逐年下降,使得“学区房”成为了上好学校的唯一途径,但高价的学区房又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得起的,于是,尽管推优、特长的名额越来越有限,还是使得不少家长逼着孩子“背水一战”,在奥数、钢琴、英语,以及各种竞赛中谋求出路。 相关专家表示,以公众目前对教育的需求,仅靠学校显然远远无法满足。但也不得不承认,很多学校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安排等方面效率较低,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和家长的焦虑。 石家庄一中教师吕学功认为,当前,很多学校的作业布置并不科学,还没有做到分层次、有针对性、个性化地布置作业,难免存在“将已经掌握知识点的学生和尚未掌握知识点的学生混为一谈,造成学生负担的增加以及学习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如何在保证整体教学质量基础上减轻学生学业压力、更有针对性地教和学,是学校需要思考和提升的地方。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孙玉柱表示,“减负”工作需要和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创新,包括进行分级课程整合、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教学方式转变,以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焦虑,因攀比心理而无所适从 尝试,是很多家长给孩子报课外班的心态写照。石女士的儿子目前在北京市丰台区读小学四年级,从一年级开始,石女士便开始了盲目的尝试:为孩子报了围棋、画画、游泳、作文、武术等8门课,英语课一年一万多元、武术课一年6500元、作文课一节200元……“我的儿子有一次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作文,结果他写‘我的烦恼就是我妈妈给我报了很多辅导班’,我看了真是五味杂陈。”石女士说。 到现在,石女士的孩子已放弃大部分课外班,只留下了作文和武术两门。“给孩子报课外班,我觉得就像是社会保险之外的商业保险,买了之后心里能踏实点。大多数课外班都来自身边家长的推荐,但现在发现,报得越多越不踏实,成了恶性循环。” 石女士的做法并不罕见。 “我也很想淡定,但是你去看看今天的学校,英语课堂上,一部分孩子还在从abc学起,一部分孩子已经可以大本大本地阅读原版《哈利·波特》了,让我怎么淡定?” “我也不想攀比,可是,每每茶余饭后,妈妈们总会聊起给孩子报了什么课外班,当你听到人家的孩子已经上了奥数、英语、美术、舞蹈、书法、钢琴,而自己的孩子还什么技能都没有,怎么可能不焦虑?” 攀比心理,是很多家长焦虑的来源。赵敏说,她周围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以“别人家的孩子”为参照物,“这种攀比不仅体现在平时训斥孩子上,连报课外班,都要参考别人家,而不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 在北京一位中学校长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尊重孩子意愿、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很多家长并不是不懂,但却架不住现实环境的带动,只能在焦虑中做出上这个辅导班还是那个培训班的茫然选择。 焦虑,亦来自激烈的社会竞争 高露是济南一所重点小学的班主任,经常与家长打交道的她觉得,只要有竞争,家长的焦虑就很难消除。“无论是将来的高考还是就业,不管采取怎样的选拔形式,分数也好,综合素质评价也罢,总要分出个三六九等,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家长怎能不焦虑?” 在她看来,很多家长对于负担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竞争很正常,但他们只是不停地抱怨,却很少思考如何让自己孩子的课外时间过得更有效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洪明也认为,理性看待压力与焦虑,是当前不少家长必须学会的一课。不存在没有压力的学习,单纯减负是行不通的。 “比较而言,欧美等国家学生的压力同样不小,只是这些国家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多基于个人兴趣和自愿。而我们国家,很多孩子的压力和负担来源于不喜欢和被迫。”洪明说:“家长更应该做的,是让孩子明白压力的积极意义,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更要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提高效率。家长和孩子都要转变学习观念,把学习本身视为目的,尽量淡化功利的味道。” 如何才能有效缓解焦虑,在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教育实践者看来,这需要教育系统、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配合,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家长教育、社会引导等各个环节,缺一不可。
更多资讯请关注淳安楼市资讯
|